是日2015年1月6日(00:20)小寒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oint2net.org/photos/a.10151275325738290.494835.114886028289/10151325629283290/?type=3&theater
今天是第二十三個節氣小寒,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。俗語說「小寒大寒(冷)人馬安」意指小寒大冷才符合季節變化,人畜才會平安沒災害。。
小寒分為三候:「初候雁北鄉,次候鵲始巢,末候雉始鴝。」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,此時陽氣已動,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;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,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; “鴝”為鳴叫的意思,雉在接近〝四九〞時會感陽氣的而鳴叫。
以往寒冬被百姓視為威脅與懲罰而對天寒地凍生恐懼感,覺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長。當時人民遂發明以「數九」方法以打發時間,緩解寒冬下的不安情緒。宋元時期開始,「數九」流傳中國南北各地,與此也產生了「九九消寒圖」。傳統中國文化,九為極數,乃最大、最多、最長久的概念。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「最大不過」之數。故時百姓認為過了冬至的九九八十一日,春天便會來臨。
小寒在傳統醫學認為寒為陰邪,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。廣州傳統,小寒早上吃糯米飯。這個時節,大多數的農夫開始採收在稻子收割後才種植的雜糧或蔬菜,例如:金針、茼蒿、冬筍等。
農曆十二月稱為「臘月」,十二月初八則是民間俗稱的「臘八」。清朝時,民間百姓準備臘八粥祭祀祖先,分贈親友,以示祝福,又效彷彿門施粥送福,特地送給窮苦人家;吃臘八粥更是宮廷盛事,皇帝、皇后賜文武大臣臘八粥,也發放米果給各大寺院。舊時,臘月初八吃臘八粥,算是大家萬戶的習俗,甚至主人會爲家裡的雞狗餵上幾勺,花卉果樹枝幹上塗上幾口,認為這樣必能六畜興旺、果實豐收,如童謠裡說道:「臘八粥,臘八飯,小雞吃了就下蛋」。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•臘八粥》:「臘八粥者,用黃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菱角米、栗子、紅豆、去皮棗泥等,合水煮熟,外用染紅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榛穰、松子及白糖、紅糖、瑣瑣葡萄,以作點染。」